2024年12月30日,中国骨健康丝路论坛在新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第六附属医院携手主办,并有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海洋生物材料分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等多个分会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协办,更在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的专业指导下,成为一场备受瞩目的全国性学术盛会。
会议伊始,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吾满江·艾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不辞辛劳、远道而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吾满江·艾力校长强调,此次论坛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期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同时,他也真诚地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为学校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以及专业建设等关键领域出谋划策,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吾满江·艾力校长在大会开幕式致辞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骆朝晖书记、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古力巴哈·买买提力副院长也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高度期待和对未来合作的美好展望。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主任委员陈晓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将为骨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搭建起重要的桥梁,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和转化。

华南理工大学陈晓峰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
新疆师范大学天池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潘浩波研究员主持了论坛开幕式。潘浩波教授指出,此次论坛旨在共话生物材料发展的前沿技术和西部发展规划,期望能够开启新疆生物材料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崭新篇章。骨健康丝路论坛能够成为西部生物材料学科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为新疆生物材料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绝佳契机,并积极鼓励多个分会联合发起学术活动,将生物材料丝路论坛打造成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系列论坛中的一个标志性交流活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潘浩波研究员在大会开幕式致辞
本次论坛共设置了 5 场特邀报告和1场圆桌论坛,涵盖了生物材料领域的多个前沿方向。





大会现场
在特邀报告环节,众多学界翘楚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讲。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的张胜民教授以《创新生物材料在骨健康领域的新机会》为题,深入剖析了创新生物材料为骨健康领域带来的全新机遇和广阔前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名医赵德伟教授的《开发新的金属材料在骨科的转化应用》报告,为金属材料在骨科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杰青刘宣勇教授的《基于电子输运的生物材料表界面设计及构建》,展示了生物材料表界面设计的前沿研究成果。深圳大学刘宝华教授的《血管衰老机制与干预研究》,为血管衰老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卢建熙教授的《陶瓷棒介导血管再生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META分析和系统回顾》,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回顾,为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潘浩波研究员的《硼-硅基生命体与再生医学》生动形象的描述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重要科学,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骨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

圆桌论坛现场
圆桌论坛聚焦骨科生物材料学科前沿进展和成果转化,与会专家和代表共同探讨和分享当前生物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分享研究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加强多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引领学科发展和产学研医链条建设,为西部生物材料学科发展开创新纪元。
本次中国骨健康丝路论坛聚焦骨科生物材料学科前沿进展和成果转化,为与会专家和代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通过加强多学科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引领了学科发展和产学研医链条的建设,,为生物骨科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