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教学研究,产出丰硕教研成果
发布时间: 2024-12-12

——教研论文撰写投稿专家辅导报告会如期举办

教学研究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动力。优秀的教研成果通过论文发表、项目申报、研讨会等方式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不仅可以促使优质教学资源在高校内部甚至跨校之间共享,而且可以推动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借鉴,提升高校整体教学质量。为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与教研论文写作水平,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推动专业成长和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2024  12 10 日晚,自治区天山英才名师工作室、仪器分析智慧课程新形态教研西行项目组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朱平平教授线上作题为基于教学研究的《大学化学》论文撰写的一点体会(作者和编委视角)的辅导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山西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喀什大学、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新疆第二医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100 余名教师及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会议并展开交流。会议由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教研西行项目负责人,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关明教授主持。

1  讲座海报

朱平平教授是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中国科学院三八红旗集体以及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部属高校正高组)一等奖,分别以第一、第二完成人先后获2018年、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安徽省重大教学成就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多项个人奖励。主持两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第一作者编写出版《高分子物理重点难点释疑》,以第一译者翻译出版P.J.Flory的经典著作《聚合物化学原理》。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大学化学》发表教研论文27篇。

2  朱平平教授介绍

讲座中,朱平平教授首先强调教学工作中要多做教学研究,并鼓励老师们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整理心得体会投稿。随后,朱平平教授以丰富的案例围绕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及课程建设作经验分享,并就《大学化学》投稿须知给予具体指导。朱平平教授以主讲的《高分子物理》课程为例,分别从课程的发展历程、教材建设、课程简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针对课程中的痛点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分享了“三个及时融入”的创新理念——及时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从而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及时将教研成果融入教学,通过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相互促进;及时将新概念、新规律、新物理图像融入教学,助力学生实现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大学化学》是国内唯一专门面向高等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在选题方面,朱平平教授强调要注重内容的原创性、新颖性、具体性、趣味性、重要性;建议投稿时要重点关注投稿栏目及要求,仔细阅读征稿简则、论文模板等内容,并总结了近些年专刊中热点内容,如“双碳”战略与化学、AI赋能化学教育、化学“101计划”等。讲座最后,朱平平教授结合刚结束的第五届”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实验数字化设计竞赛为例,分享了整体论文设计中数字化设计的重点。

3  朱平平教授报告PPT节选

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老师们积极讨教。关于数字化大赛中原型实验内容的界定问题,朱平平教授回应要根据赛事的具体要求,并介绍到目前聚焦比较多的是基于机器学习的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关于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课时进行互动的问题,朱平平教授提到可以结合线上资源及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开展混合式教学;关于内容创新方面,朱平平教授强调要重在积累;关于论文撰写投稿问题,朱平平教授建议要勤练、多思,把握重点内容的阐述;关于选题,朱平平教授期望老师们多看科普教育论文,结合科普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多写多练申报书等内容,勤动笔,早出发。

会议最后,关明教授向朱平平教授表示感谢,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搭建的交流平台,促进老师们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的火花,为培养未来教研领域的佼佼者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辅导报告聚焦于教研论文撰写,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系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也为教师们今后的教研论文撰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可借鉴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激发教研热情、推动教研成果转化,对助力教师职业发展、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4 部分与会老师合影留念